《失眠成性》
最近讀了一篇略長的短篇小說,是村上春樹的《睡》。故事十分有趣、具張力,只花上數小時就能夠完成。故事描述一個年輕家庭主婦每天規律的相夫教子生活,直到有一天晚上她遇到「鬼壓床」,就開始了長達十七天的「完全清醒狀態」-一點睡意也沒有,但她認為這樣的每一天都活得比作息正常時的日子更加清醒。
在無眠的晚上,她重拾了青春單身時的興趣,啃著甜溜溜的巧克力讀長篇小說,通宵達旦,早上她繼續做劇烈的運動以消耗多餘體力,皮膚身驅也愈漸變得光澤有活力。丈夫和兒子絲毫沒察覺到她的變化。
故事在高潮位置結束,就像結他彈到主部分突然斷弦。有一晚凌晨,她駕著老車子到海濱公園沉思,突然有兩個黑色身影瘋狂把她的車子搖晃,想要把她的車子掀翻。就在這兒完結。留下了一個迷思,究竟她是活在現實中經歷了失眠,抑或她一直在沉睡中,有人想要來把她喚醒呢?
有一幕描述是這樣的,她自己在想「失眠」的原因,她想,現在的生活根本沒有太大壓力,道理上說不應該會失眠。因為每天的生活就像揮一揮活動桿去操作的規律,有時甚至忘記了這是發生在昨天或前天的事,雖然也不重要。
又有一幕是這樣的,她看到丈夫熟睡的樣子,她在回想有多久沒專注看他的睡相。是從一件事開始,那時她跟奶奶起了爭執,丈夫沒說什麼,也沒表決立場,就是讓事情順其自然的過去。自此,她就再沒有留意他的睡臉,雖然她還是妥妥當當的處理好日常家事。她說,「我想,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,我失去了被丈夫保護的真實感」。
沒能力做自己和做不了自己(兩者有分別)也是可悲的。人嘛,最終還是得靠自己,免得情願生活在「失眠」中,也說服自己是一直在最清醒的狀態,以為這一切就是理所當然的「現實」。